效率成就品牌,诚信铸就未来

只有更好的服务,才有更多的用户

  • 中国食品畜禽类**安全

    发布时间:2016年02月01日
  •     《中国食品安全发展报告(2015)》日前在京发布。报告显示,虽然近年来我国仍然发生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但“总体稳定,正在向好”是我国食品安全状况的基本形势,比如瘦肉精的警报基本解除。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不少人比较偏爱进口食品,认为它们相对更安全,可事实是进口食品“不靠谱”的情况连年增多,其中尤其以美国、韩国的食品不合格率**。

     
         畜禽类抽检合格率**
     
        《中国食品安全发展报告(2015)》是教育部批准的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培育项目,由江南大学江苏省食品安全研究基地承担,并由此研究基地和中国食品安全舆情研究中心、中国食品安全报社联合发布。
     
        发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蔬菜、畜禽产品、水产品、水果、茶叶的监测合格率分别为96.3%、99.2%、93.6%、96.8%和94.8%。蔬菜中农药残留平均合格率在2014年达到了96.3%,虽然较2013年小幅滑落了0.3%,但已经连续7年保持在96%以上的高位波动。水果的情况同样较好,在对水果中的农药残留展开的监测结果显示,2014年96.8%的合格率和前一年持平,已经连续三年超过96%,不过相比2009年回落了1.2个百分点,这表明我国水果质量安全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在这次检测的食品中,取得**合格率的要属畜禽产品。在对各类“瘦肉精”以及兽药残留开展的例行监测结果显示,畜禽类产品的合格率已经连续六年在99%以上波动,质量安全保持在较高水平。其中,备受关注的“瘦肉精”污染物的监测合格率为99.8%,比2013年又提升了0.1%,连续八年稳中有升,“瘦肉精”问题已基本得到控制并逐步改善。
     
        水产品和茶叶质量不稳
     
        孔雀石绿、恩诺沙星、环丙沙星、呋喃唑酮……这些听起来拗口的化学名词,却屡屡出现在近年来水产品的检测报告中。2014年93.6%的水产品检测合格率在五大类农产品中**,已经连续两年低于96%,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定性不足。看来,想吃口安心的水产品还是有点难。
     
        茶叶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据报告数据显示,2014年94.8%的合格率同比下降了3.3%,近三年来的波动幅度远高于其他大类产品,我国茶叶质量安全水平仍然不稳定,质量提升有很大空间。
     
        “食用农产品的安全问题防不胜防,供应链体系各个环节都存在不同程度隐患。”课题组负责人、江苏省食品安全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吴林海说,食用农产品的加工、流通、消费的全过程监管缺乏统一性,预警应急水平有待提高。
     
        美国韩国货入口需谨慎
     
        进口食品是不少消费者尝鲜的新选择,随着进口食品的大量涌入,近年来被我国质检总局查出的不合格食品批次和数量整体呈现上升趋势。
     
        2014年,各地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查出不符合我国食品安**家标准和法律法规要求的进口食品共3503批次,同比增长61.88%,比2013年明显提升。几乎所有种类的进口食品均有检出不符合我国食品安**家标准和法律法规要求的情况,其中不合格进口食品批次列前10位的种类分别为:糕点饼干类、饮料类、粮谷及制品类、乳制品类、酒类、糖类、调味品类、水产及制品类、干坚果类和特殊食品类。其中添加剂不合格和微生物污染成为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占据了超三成的比重。
     
        其中,2014年我国进口不合格食品批次**多的前10位来源地分别是中国台湾地区、美国、韩国、法国、意大利、马来西亚、泰国、德国、日本和澳大利亚,不合格食品来源地数量从2013年的68个**或地区增长到2014年的80个,呈逐步扩散趋势。据新华网、《青岛晚报》
     
        延伸
     
        有多少“进口食品”只是美丽谎言
     
        春节临近,进口食品的销售也随之升温。记者近日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市民依然以为拥有全外文包装的才是真正的“原装进口”。**质检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现行法规,经检验检疫合格、具备“中文标签”的进口食品方可入境销售。而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中文标签“缺席”现象仍旧普遍,甚至还有过期的进口食品仍在销售。
     
        有中文标签才放心
     
        “进口食品”就像其他一些冠以“进口”名义的商品一样,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似乎进口的东西便高档,质量安全就有保障。一些消费者更是误以为食品不贴中文标签,就是“原装”,一些店主也误导顾客,称“没有中文标签的,是国外原装进口的;有中文标签的,是国内分装的。”
     
        其实真正的进口食品从生产到包装都在国外进行,如果要出口到中国,经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检验进入市场的,中文标签是必备。而没有贴中文标签的“进口食品”,往往并没有走正规的进出口贸易流程,有些是通过“蚂蚁搬家”式人肉背回国,有些是通过代购,有些则是在报关时“加塞”,如某些货车存在夹层,“夹带私货”,避开监管。这些没有中文标签的“进口食品”,本身就是问题食品,很多存在不合格的情况。
     
        消费进口食品要理性  
     
        一些国内消费者相信进口,不管是食品,奶粉,还是生活用品,家电、汽车等等,都是唯进口是从。但进口的东西就真的都是那么好吗?恐怕未必。日前**质检总局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过去五年,来自110多个**或地区的进口食品中,检出不合格进口食品1.39万批次,7.71万吨、1.73亿美元,几乎涉及所有食品种类,不合格原因包括微生物污染、食品添加剂不合格、标签不合格等。中文标签“缺席”,甚至有过期进口食品仍在销售等等现象,仍然阻止不了国人对进口食品的“迷信”。
     
        不能说国人崇洋媚外,要看到国内的食品安全,还远远没达到令人放心的程度,进口食品虽然存在诸多问题,相对国产食品存在的更显严重、更加层出不穷的食品安全问题,消费者用钱**,相信进口食品,或许也是一种“**不坏的选择”。
     
        但消费者应该变得理性消费,不能戴上有色眼镜购物,不能给商品贴上“标签”。“进口食品”的美丽包装可能也只是一个美丽谎言,“进口食品”也可能是问题食品。
  • 企业信息
  • 状态:普通会员
  • 核实:        
  • IP属地:黑龙江
  • 联系方式
  • 联系人:木经理
  • 座机:---
  • 地址:黑龙江哈尔滨市木兰县木兰县木兰镇跃进街